手到擒来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植物神经| 梦见办丧事是什么兆头| 增生性贫血是什么意思| 射手座和什么座最配对| 地米是什么药| 儿童细菌感染吃什么药| 胃息肉有什么危害| 球蛋白低是什么原因| 离宅是什么意思| 胆怯的什么| 舌头溃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麻长什么样子图片| 人参长什么样子图片| 匈奴是什么民族| 孕妇痔疮犯了能用什么药膏| 让我随你去让我随你去是什么歌| 87年属什么的| 唐三藏的真名叫什么| 鼓风机是干什么用的| 为什么眼睛会痛| 冷感冒吃什么药| 怼人是什么意思| 宾字五行属什么| 鄙人什么意思| 万马奔腾什么意思| ECG是什么| 狮子座女和什么座最配| 冬瓜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什么叫心肌桥| 凸起的痣是什么痣| 巨蟹座跟什么星座最配| 什么地走| 咳嗽喉咙痒吃什么药好得快| 早餐吃什么比较好| 每天喝奶茶有什么危害| 身上长瘊子是什么原因| 脑供血不足吃什么药效果最好| omega什么意思| 降钙素是查什么的| sa什么意思| 什么病不能吃核桃| 为什么明明很困就是睡不着| 如何知道自己是什么星座| 低分化腺癌是什么意思| 补血补气吃什么好| 喝茶叶水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肛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中国肤药膏有什么功效| 洛阳有什么好吃的| 吃避孕药不能吃什么东西| 2b什么意思| 什么是房颤| 李世民的字是什么| 棚户区改造和拆迁有什么区别| 回奶吃什么| 喝酒过敏吃什么药| 贤上腺瘤是什么意思| 晚上睡觉老做梦是什么原因| 柒牌男装什么档次| 希五行属什么| 什么的跳| 唇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凝神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舌头老是有灼烧感| dha是什么东西| 搬家 送什么| 网状的蘑菇叫什么| 怀孕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起| 双顶径和头围有什么区别| 便秘吃什么益生菌| 在屋顶唱着你的歌是什么歌| 道听途说是什么意思| 岁月如歌什么意思| 寄生树有什么功效作用| 头部爱出汗是什么原因| 包馄饨用猪肉什么部位| 脚气吃什么药| 32周岁属什么生肖| 乌托邦是什么意思| 溃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ipmn是什么意思| 穷搬家富挪坟是什么意思| 肝区在什么位置| 睡眠不好会引起什么症状| 贱货是什么意思| 流年是什么意思| 雌二醇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安慰是什么意思| 上海话小赤佬是什么意思| 眉毛里面长痘痘是什么原因| 蝉为什么要脱壳| 芒果像什么比喻句| o型血是什么血| 引流是什么意思| 胸胀是什么原因| 什么是鳞状细胞| 馨是什么意思| 双侧腋下见淋巴结什么意思| 心口疼挂什么科| 氯超标是因为什么原因| c反应蛋白偏高说明什么| 侏儒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阿莫西林主要治疗什么| w是什么意思| 九月份有什么节日| 壮腰健肾丸有什么功效| 血分析能查出什么| 尿肌酐是什么| 山根是什么| 头发湿着睡觉有什么害处| 做梦梦到男朋友出轨了是什么意思| 吃什么治便秘最有效| 跑男什么时候播出| 八婆是什么意思| 排便方式改变指什么| 狗狗冠状是什么症状| 吃完饭打嗝是什么原因| 什么地方| 下午四点多是什么时辰| 濑粉是什么| 骨盆倾斜有什么症状| 什么是厌氧菌感染| 腹泻能吃什么| 黑桃a是什么酒| 天罗地网是什么意思| 歧路亡羊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玉对人身体健康有什么好处| 黑道日为什么还是吉日| 吃什么会变黑| 做肝功能检查挂什么科| 五指毛桃煲汤配什么| 67岁属什么生肖| 儿童嗓子疼吃什么药好| 扁桃体发炎发烧吃什么药| 氯读什么拼音| 鼻炎是什么引起的| 调岗是什么意思| 一天老是放屁是什么原因| 肌酐低是什么原因| tap是什么意思|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是什么药| pct是什么| 什么情况下会感染hpv病毒| 白癜风用什么药膏| 蚊子怕什么颜色| 格列本脲和格列美脲有什么区别| 不撞南墙不回头是什么意思| 老年痴呆挂什么科| 挂科有什么影响| 2002年出生属什么| 什么教导| 七点半是什么时辰| 昏睡是什么症状| 脊柱侧弯拍什么片子| 四大是什么| 顺手牵羊是什么生肖| 皮肚是什么| 焖子是什么做的| 湿浊中阻是什么意思| 风寒吃什么感冒药| 黄色上衣配什么颜色裤子| 肺心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什么是形而上学| 流口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女人有腰窝意味着什么| 抗炎和消炎有什么区别| 荔枝不能和什么同吃| 辄的意思是什么| 象代表什么生肖| 印度尼西亚是什么人种| 灰指甲挂什么科| 羊水多了对宝宝有什么影响| 颈椎病有什么特效药| 智齿为什么叫智齿| 踮脚尖有什么好处| 玄胡又叫什么| 寿司是什么| 梦见戴手表是什么意思| 杰克琼斯属于什么档次| 孩子为什么说话迟| laurel是什么牌子| 男人长阴虱是什么原因| 菁字五行属什么| 吃什么对血液好| 黄瓜含有什么营养成分| 什么的叶丛| 血糖高适合喝什么牛奶| 心衰吃什么药| 坐骨神经痛吃什么药快| 什么降压药副作用小且效果最好| 省内流量是什么意思| 可见原始心管搏动是什么意思| 喇叭裤配什么鞋子好看| 大学毕业送什么花| 对蚊子过敏是什么症状| 感冒咳嗽吃什么药止咳效果好| 安乃近是什么药| 勇气是什么| 梦见自己搬家是什么意思| 什么白| 牙疳是什么意思| baumwolle是什么面料| 水泊梁山什么意思| 雾是什么| sanyo是什么牌子| 什么动物站着睡觉| 对宫星座是什么意思| 累了喝什么缓解疲劳| 狻猊是什么动物| 上火了吃什么| 什么是dna| 食人鱼的天敌是什么| 肾阳虚什么症状| 立冬是什么意思| 微量元素6项是查什么| 赡养是什么意思| 杜冷丁是什么药| 二甲双胍什么时候吃最好| 头部检查挂什么科| 甲状腺激素是什么| 沉网和浮网有什么区别| 三尖瓣轻度反流说明什么| 教师节给老师送什么礼物| 阵雨是什么意思| 服软是什么意思| 轻度肠上皮化生是什么意思| 黑卡是什么意思| 医院建档是什么意思| 生产批号是什么意思| 白酒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郑板桥擅长画什么| 什么是伤官见官| 健康证照片用什么底色| b型血和ab型血的孩子是什么血型| 吉祥三宝是什么意思| 丝棉是什么材料| 上眼药是什么意思| 头晕应该挂什么科| 男性下体瘙痒用什么药| dm是什么意思| 癫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孕妇吃葡萄对胎儿有什么好处| 什么叫统招生| 代言是什么意思| 缺维生素b吃什么食物| 小拇指长痣代表什么| 肛门痒挂什么科| 为什么不愿意工作| 梦见蛇是什么预兆| agoni什么意思| 微信什么时候开始的| 阴道痒用什么药好| 肺部肿瘤吃什么好| 恋恋不舍的意思是什么| 头菜是什么菜| 女生下面出血但不是月经为什么| 10月生日是什么星座| 食物中毒吃什么| 什么是双向抑郁| 肾小球滤过率偏高说明什么| 尿是绿色的是什么原因| 大米为什么会生虫| 头疼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百度

医疗

抗癌创新药“中国制造”闪耀全球,相关上市公司股价“高飞无忧”

近几年,创新药赛道成为医药生物板块中最闪亮的存在,尤其2025年一浪高过一浪的创新药行情吸引了绝大多数股民的关注目光。在创新药下沉的细分赛道中,抗癌领域无疑是重中之重,毕竟这一领域的突破或许会让身患绝症的老百姓看到生的希望。2025年上半年,据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品获批信息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共有22款抗肿瘤药物通过NMPA批准上市。这些新药覆盖HER2、CDK4/6、EGFR等热门靶点,为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瘤、多发性骨髓瘤、头颈部鳞癌、膀胱癌、骨髓瘤、白血病等多癌种患者带来福音。尤其在多个治疗领域,国产新药接连创下“首个”纪录,包括头颈部鳞癌领域首个国产PD-1抑制剂、全球首个AKT抑制剂、全球首款EGFR/cMET双抗等,标志着中国本土医药创新正加速实现“从0到1”的突破。而这背后也不乏中国创新药上市公司的身影闪现,比如和黄医药、科伦博泰、君实生物、神州细胞、泰恩康等等,它们让实现头对头战胜K药的康方生物早已不再孤单。从变化的角度看,虽然国际知名药企的新品仍然占据相当比例,但“中国制造”愈发成为潮流和趋势。在书面回复本刊时,明星医药私募、森瑞投资董事长林存强调,今年创新药的行情起点,很多人说是三生的双抗2期管线卖了12.5亿美元首付款,实际上这个双抗源头还是起源于康方的依沃西双抗。该药不仅在国内已经上市,更是在全球开了7个三期临床,全面硬刚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药和疗法。在已经公布的头对头结果中,依沃西的无进展生存期达到11个月以上,碾压了k药的5.7个月。肺癌领域年内捷报频传,港股医药双雄科伦博泰、和黄医药“闪光”「上述依沃西单抗的适应症之一主要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该成就是去年的成果,同样作为应对肺癌的创新药,今年产业圈的突破远不止于此。截至7月1日,全球有2813款药物在开发肺癌适应症,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最多。今年以来,全球共有9款创新药的肺癌适应症相继获批上市。」3月10日,首款中国原创的肺癌TROP2新型ADC药物芦康沙妥珠单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其研发公司为港股上市公司科伦博泰生物。作为首款中国原创的肺癌TROP2 ADC,它为EGFR-TKI耐药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具体说来,用于治疗经EGFR-TKI和含铂化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从临床数据来看,芦康沙妥珠单抗单药对EGFR突变患者的获益更为显著。而除去肺癌外,今年对公司来说可谓双喜临门,?塔戈利单抗于2025年1月获NMPA批准上市,用于一线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进一步从公司研发实力看,公司建立一体化ADC研发平台,拥有30余款差异化管线,覆盖ADC、单抗/双抗及小分子药物?。产业的突破早已映射到二级市场层面,从2023年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以来,从年线来看,该股第一年上涨大约70%,第二年上涨大约60%,今年是第三年,目前最新的股价涨幅已经超过了140%。而公募更是对该股爱不释手,一方面是QDII领域已经涨幅翻番的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持续多个季度将该股放在组合的重仓前三位;另一方面是内地基金易方达医药生物股票,作为名将杨桢霄管理的产品,其在今年以来连续两个季度重仓该股。同样还是聚集肺癌领域,时间点更近的6月30日,针对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利好消息传来,赛沃替尼与奥希替尼的联合疗法获得批准,用于EGFR突变阳性经EGFR-TKI治疗后进展,且伴MET扩增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该联合疗法降低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达66%,中位PFS为8.2个月,而化疗组则为4.5个月。而这项突破背后的上市公司是在中国香港和美国同时上市的和黄医药,其港股年内上涨也超过了30%。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联合疗法治疗癌症中已有先例,比如呋喹替尼+PD-1用于子宫内膜癌,而呋喹替尼就是公司的核心产品。资料显示,作为全球首个全抑制VEGFR-1/2/3的高选择性抑制剂,疗效优于传统抗血管生成药物,成为结直肠癌三线治疗金标准。此外,经营层面和黄医药的专注力也在医药圈中被人称道,2025年初以?6.08亿美元?出售上海和黄药业股权,专注创新药研发。从机构配置来看,以公募为首的机构同样对其青睐有加,比如头部公募兴全基金的兴全合远两年持有,最新二季报组合中持有该股接近400万股。当然,肺癌领域的突破不仅来自于港股上市公司,在A股的上市公司中同样也有好消息传来,4月25日,奥赛康药业申报的1类新药利厄替尼片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得批准。利厄替尼是具有全新分子结构的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本次为该产品获批的第二项适应症。根据奥赛康药业此前公告,该药本次获批的定适应症为具有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置换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此外,本月初迪哲医药自主研发的肺癌创新药舒沃哲?获美国FDA加速批准上市。黑色素瘤、鼻咽癌领域亦传喜讯,君实生物、中国生物制药携手突破相比肺癌、乳腺癌、胃癌等更为常见癌种,接下来要说的突破来自于相对小众的领域,但其给患者带来的惊喜毫不逊色。从时间顺序上来看,首先是3月14日,抗PD-1单抗类药物-派安普利单抗注射液,新适应症上市申请也获得了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与化疗联合用于复发或转移鼻咽癌的一线治疗。研发该药品的上市公司是中国生物制药,从基本面来看,龙头产品已经形成了矩阵效应,比如肝病领域的王牌产品“润众”市占率超40%,连续十年稳居国内榜首。另在肿瘤领域?中,安罗替尼年销售额峰值破60亿元,覆盖肺癌、肉瘤等多个癌种,为国产小分子抗肿瘤药TOP3品种。此外在呼吸系统?中,布地奈德混悬液逐渐开始抢占原研阿斯利康市场份额。从二级市场来看,年线上该股连跌五年之后,2025年到目前该股实现惊天逆转,最新年内的涨幅已经超过了140%。从卖方机构最新的研报来看,7月25日华创证券分析师指出,就中国生物制药来说,创新药占比有望不断提升,看好其价值重估。此外,对于中国生物制药,与和黄医药相似的是,不仅是药品的研发令人侧目,而且产业运作同样高人一筹。具体说来,最近的例子就发生在7月,中国生物制药以约9.5亿美元收购礼新医药95.09%股权,该交易被视为赋能公司创新药业务的里程碑,中金据此上调其目标价26.7%至7.6港元,评级“跑赢行业”?。如果说鼻咽癌并非太过小众,那么黑色素瘤则更为“剑走偏锋”,不过好在内地药企同样颇为争气,4月25日,君实生物自主研发的抗PD-1抗体——特瑞普利单抗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新增适应证为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一线治疗,它也成为了首个覆盖晚期黑色素瘤一线免疫治疗的国产PD-1单抗。资料显示,2024年CSCO大会首发的MELATORCH研究数据显示,与传统化疗药物达卡巴嗪相比,特瑞普利单抗显著提升患者生存获益,其治疗组中位总生存期达15.1个月,较达卡巴嗪组显著延长,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29.2%;经盲态独立中心评审评估,两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11.0%、8.6%。实际上,在特瑞普利单抗强势破茧之前,国内的晚期黑色素瘤一线治疗依赖传统化疗或靶向药物,不过其仅限于BRAF突变患者。此次获批填补了国产PD-1单抗在该适应症的空白,满足迫切临床需求?。当然,对于君实生物来说,在国内的PD-1四强中,其与恒瑞、百济、信达的发展路线存在明显的差异化。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国内市场的市占率较为平平,但是其在国际化的布局领先同行,海外收入的占比持续提升。目前其已构建商业化产品+临床管线+早期研究的三层产品体系,覆盖肿瘤、自免、代谢、抗感染四大领域。”他特别强调,君实生物同样在鼻咽癌领域形成了局部垄断优势,该公司在黑色素瘤、鼻咽癌领域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在回复本刊时,君实生物相关人士表示:“截至目前,特瑞普利单抗已在中国内地获批12项适应症,其中有10项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是目录中唯一用于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入围手术期、肾癌、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抗PD-1单抗药物。2025年有两项新适应症获批,包括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肝癌,以及特瑞普利单抗单药一线治疗黑色素瘤适应症。海外方面,特瑞普利单抗目前已在全球四大洲的4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再从产业层面回归到投资角度,二级市场上,年线上该股一改此前连年下跌的走势,2025年到目前已经上涨接近50%。再结合财务角度看,公司去年全年实现营收约为19.48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9.67%;同时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来看,亏损大幅度收窄。再从2025年一季报来看,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为5.01亿元,同比增长31.46%;归母净利润为-2.35亿元,同比增长17.0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39亿元,同比增长22.01%。种种迹象显示,君实生物逐渐处于复苏之中。头颈部鳞癌首个国产PD-1药物获批,科创板公司神州细胞插上想象的翅膀如果说上述的主角主要是在港股上市的医药生物类公司外,那么接下来的主角则是一家在科创板上市的医药生物类公司神州细胞。今年的2月8日和2月28日,由该公司研发的菲诺利单抗注射液的两类适应症获得批准。尤其就前者来说,其是国内首个国产PD-1药物。具体来看相关情况,从产业层面来看,其是神州细胞自主研发的一款重组人源化抗PD-1 IgG4型单克隆抗体注射液。2025年,该药先后两度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2月8日,获批与含铂化疗联合用于复发性和/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一线治疗,成为首个获批头颈部鳞癌适应症的国产PD-1药物;2月28日,菲诺利单抗与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的联合疗法获批,用于既往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肝细胞癌治疗。究其原因,两项III期临床研究结果均证实了菲诺利单抗联合疗法的显著疗效。或许,指望其产生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并不现实,但其是公司此前布局管线落地开花的一个缩影。Wind资讯显示,其是由知名专家谢良志博士创办的创新生物药和疫苗研发公司,致力于开发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产品,为国内外患者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选择,树立领先的生物制药品牌。公司管理团队拥有丰富的生物药研发和生产经验。从财务角度看,其在2024年上半年首次实现扭亏为盈,并将这一良好的势头延续到了年报之中。对此,中邮证券在7月24日发布的点评中强调,其临床管线值得期待。其进一步强调:“通过控制运营成本、提高研发效率等方式优化管理,公司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实现扭亏为盈。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9.36亿元,SCT1000、SCT650C、SCTB14、SCTV04C等产品临床进展稳步推进。”以SCTB14为例,目前正在开展泛瘤种的I/II期临床研究,并已启动该产品联合化疗针对NSCLC的II/III期临床研究,在同类产品中研发进度具备优势。用于多种实体瘤免疫治疗的三特异性抗体注射液SCTB41也已进入I期临床研究。“公司在肿瘤和自免两大治疗领域持续深耕,在研产品储备丰富且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研报给出了积极的评价。此外,7月末尤其港股创新药板块出现一定震荡,但以产业逻辑深耕赛道的投资人依然坚定看好长线的机会。林存强调坚定看好依沃西:“作为该领域唯一进入注册III期阶段的免疫双抗,依沃西通过协同阻断PD-1与VEGF通路逆转免疫耐药机制,早期研究已显示显著疗效。该药是康方肺癌战略核心,已布局7项III期研究,覆盖非小细胞肺癌全线治疗。同时拓展至胰腺癌、结直肠癌等18个适应症,并与辉瑞合作探索"IO+ADC"联合疗法,有望重塑晚期肿瘤治疗格局。“
2天前
3

最高价差915倍,医保让中成药降价

7月24日,广西、辽宁同日宣布对中成药进行价格治理。此前一天,黑龙江和天津也发布了中成药价格治理相关通知。经济观察报注意到,2025年7月以来,一场全国范围内的中成药价格治理行动正在展开。除前述4省以外,还有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河北、吉林等多个省份陆续宣布集中治理中成药价格。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经过炮制加工而成的药物,通常包括片剂、颗粒剂、膏剂和胶囊等多种剂型。长期以来,部分中成药因疗效和安全性不确切、价格高昂受到质疑。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学教授邓勇对经济观察报分析,中成药价格治理政策密集推进,主要与价格虚高问题突出有关,这既给医保基金带来压力,也与中药材原料乱象相互影响。多个知名中成药价差超百倍安宫牛黄丸、板蓝根颗粒、小柴胡颗粒、牛黄解毒片、川贝枇杷糖浆、六味地黄丸、双黄连注射液……此次中成药价格治理涉及多款普通民众耳熟能详的药物。长期以来,部分中成药价格虚高受到许多业内专家和从业者的质疑。2009年,由国家卫健委主管的《中国药房》一篇名为“中成药价格虚高的实证研究”的论文显示,在被调研的93种高价中成药品种中,仅6种药品的理论零售价和实际零售价比较接近,其余87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虚高。这种虚高也体现在了本次价格治理的相关文件中:在宁夏,一款安宫牛黄丸的挂网价为998元/丸,按每日用1丸计算,日治疗费用为998元,是同种药品最低日费用的11倍。在内蒙古,一款安宫牛黄丸日治疗费用为1898元,比最低价高1800多元;一款双黄连注射液和一款复方丹参片价格均是最低价的100倍以上。在山西,一款血塞通注射液单价达398元一支,每日费用是同品种的162倍。在吉林,一款元胡止痛片每日费用与省内最小每日费用的价差倍数达117倍。在黑龙江,一款小活络丸每日费用与省内最小每日费用的价差倍数最高达915倍。为什么同一品种的中成药,会存在如此巨大的价格差异?邓勇解释,一是成分不同,如生脉饮口服液,用党参做原料和用红参做原料成本不同,价格会有差异;二是剂型不同,如独一味有胶囊、软胶囊、滴丸等剂型,滴丸、软胶囊因工艺等原因价格通常较高,但部分产品价格差异超出合理范围;三是质量标准差异,部分企业质量标准高,生产成本也高,价格相应较高;四是,中成药市场竞争不充分,存在独家品种定价权集中,例如,乌灵胶囊年销售额超10亿元,但仅有佐力药业一家生产企业。整顿不合理溢价广西在相关通知中提到,开展中成药价格治理,是回应《医药价格风险线索通报(第一批)》(下称《通报》)提出的要求。经济观察报注意到,《通报》是由国家医保局在7月中旬发布的,明确提出将对相关中成药高价产品及企业进行规范。《通报》显示,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指导中心结合中成药剂型、名称、用法用量等特点,对中成药开展日均治疗费用测算。初步测算显示,当前全国挂网的8.8万余种中成药中,有个别中成药在部分省份的日均治疗费用是该省同种药品最低日均治疗费用的5倍以上。为引导企业规范价格行为,国家医保局将日均治疗费用价差大于10倍及以上,且挂网价高于100元的疑似高价中成药线索分别发给各省,要求各省结合省内挂网规则核实,引导相关企业主动规范价格行为,调整至合理价格水平或依本地区挂网规则采取相应措施,并于7月31日下班前反馈办理情况。《通报》发出后,多个省份均快速开展中成药挂网价格治理,并均要求药企在7月底前完成中成药挂网价格调整,并对未完成价格调整的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罚。例如,广西规定,专项调整的中成药价格未申请调整或未进行有效申诉的,将对相关产品和医药企业采取采购风险标识、约谈、暂停挂网、取消挂网资格及实施信用评价等措施。江苏苏州则规定,8月1日起,在江苏省阳光采购平台标示为挂网红色价格预警状态,且江苏省医保目录库内无支付标准的药品,医保统筹基金不予支付。目前,中成药品种在国家医保目录中占据较大比例。2024年医保目录调整后,国家医保目录内药品总数为3159种,其中西药1765种、中成药1394种、中药饮片892种,中成药占比超44%。过去几年,医保在加大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医保目录内中成药从2017年的1238种增加到2023年的1390种。邓勇认为,中成药价格虚高与医保基金风险正相关。一些企业通过“独家品种”名义抬高定价,给医保基金带来较大负担。同时,中药材种植成本上升、流通环节层层溢价、资本囤积居奇等,导致中成药成本波动大且难以控制,推动了中成药价格上涨,也促使政策加强对中成药价格的治理。医改专家徐毓才也告诉经济观察报,密集推进中成药价格治理,首先缘于中成药价格、规格、剂型混乱,不同厂家、不同剂型的同一品种价格差距非常大。此外,这种混乱给医保支付带来了巨大压力,导致一些不公正和不透明的情况出现。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分析,过去,零售端的价格管理的主要手段是国家医保局对“四同药品(指通用名、厂牌、剂型、规格均相同的药品)”的价格管理,和各省上线的定点药店比价小程序。但是,仅靠零售端管理价格无法做到全效,向上延伸到挂网价格管理会更系统化。面对治理带来的价格压力,中成药企业需要拓展创新药和大健康产品在内的其他产品。压力给到药企本次中成药价格治理涉及到多家药企,既有小型制药企业,也有多家老牌上市公司。比如,在广西披露的治理清单中,就涉及太极集团(600129.SH)、亚宝药业(600351.SH)、华森制药(002907.SZ)、广誉远(600771.SH)等上市公司。7月29日,广誉远在回答投资者相关提问时称,被列入治理清单的西黄丸,广誉远的产品是以天然牛黄、天然麝香为原料,而其他厂家使用的是体培牛黄、人工麝香原料,因原料不同,成本不同,价格差异较大,其已将相关情况汇报给了医保部门。7月31日,亚宝药业证券部工作人员告诉经济观察报,各省对中成药的价格治理对其影响不会很大,至于为什么同一品种中成药间价格会有较大差别,对方称“不太清楚”。华森制药证券部工作人员则提到,中药材价格上涨会影响中成药的成本,其公司采供部一般会预判上涨趋势,提前采购中药材以预防价格上涨。在邓勇看来,本轮治理使中成药进入“成本+疗效”双维定价时代,长期依赖高定价、高营销费用模式的企业压力增大。中小药企若无法实现生产规模化与质量标准化,难以控制成本,可能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面临被淘汰风险。多位受访者认为,本次中成药价格治理后,患者的用药负担将显著降低,尤其是慢性病常用药品价格回落,这将切实惠及民生。价格透明化有助于约束医生的处方行为,减少高价药的滥用,促进合理用药。不过,徐毓才提醒,与集采相比,价格治理可能更灵活,但很难根治中成药同药不同价顽疾。此外,各省还需要在进行价格治理的同时关注中成药质量问题。邓勇提到,中成药成分和工艺复杂,质量标准难以统一,存在独家品种定价权集中等问题,仅靠挂网价格治理,难以完全消除价格差异,需结合集采等多种方式,并加强行业标准建设等,才能更好地解决同药不同价顽疾。
3天前
23

抗癌“邪修”,风云突变

以毒攻毒,并非武侠小说的幻想,而是现实中存在的真实疗法。早在1904年,一位42岁的白血病患者在感染流感病毒后,白细胞数量骤降,就当医生担忧患者安危的时候,他身上的肿瘤竟离奇消退。这并非偶然,后续类似现象被多次观察到。二十世纪初的医学界对此困惑不已,直到1912年,意大利医生给宫颈癌患者注射狂犬疫苗,同样观察到肿瘤生长受抑。人类才开始思考:病毒与癌症之间,是否存在神秘的对抗关系?这些早期观察催生出一个大胆的设想——能否利用病毒“以毒攻毒”的特性来治疗癌症?后来,这一有悖于传统思路的设想转化为溶瘤病毒疗法,为抗癌开辟了“邪修”新路径。然而,由于早期临床的挫折与首款商业化产品的不及预期,致使溶瘤病毒疗法陷入沉寂。直至2024年,CG Oncology携其膀胱癌溶瘤病毒疗法登陆纳斯达克,首日股价暴涨96%,才让这一沉寂的领域重现生机。但近期FDA对于溶瘤病毒疗法的冷淡态度,无疑又给“邪修”路径泼了一盆冷水。用病毒“杀死”癌细胞溶瘤病毒疗法,是一种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的病毒选择性感染并杀死癌细胞的创新疗法。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改造后的病毒精准靶向肿瘤细胞,在其中大量复制并最终裂解肿瘤细胞。与传统治疗手段不同,溶瘤病毒不仅能够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还能巧妙地激活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使其对肿瘤细胞发起全方位攻击,产生“原位疫苗效应”和“远端效应”:当溶瘤病毒在肿瘤细胞内大量繁殖并使其破裂后,会释放出肿瘤相关抗原,这些抗原如同“信号弹”,吸引树突状细胞等免疫细胞前来“集结”,激活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不仅能消灭被病毒感染的肿瘤细胞,还能对远处未被病毒直接攻击的转移灶产生杀伤作用。图:溶瘤病毒疗法机制,来源:太平洋证券在溶瘤病毒疗法发展的早期,“邪修”特性展现的淋漓尽致。由于缺乏有效的病毒改造技术,导致天然病毒的应用面临诸多困境。天然病毒虽然具备一定的溶瘤潜力,但它们缺乏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识别能力,在攻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极易对正常细胞造成严重损伤,导致严重的副作用,使得临床应用受到极大限制。转机出现在1991年,哈佛团队在《Science》发表里程碑研究,首次通过基因改造HSV-1病毒,使其在胶质瘤细胞中选择性复制,为溶瘤病毒设计奠定科学基础。此后,科学家通过精准改造病毒基因组,删除致病性基因片段,同时插入增强肿瘤靶向性和免疫激活功能的基因元件,成功研发出一系列更安全、靶向性更强的溶瘤病毒。2015年,溶瘤病毒领域迎来全球首个获FDA批准的溶瘤病毒药物——安进公司的T-VEC,用于治疗晚期黑色素瘤。这款基于HSV-1的病毒经过双重基因修饰,删除ICP34.5和ICP47基因以降低神经毒性,同时插入人源GM-CSF基因增强免疫激活能力。然而,T-VEC的商业化却遭遇滑铁卢。其疗效局限于局部瘤内注射,无法通过静脉等全身给药途径发挥作用;适应症仅覆盖黑色素瘤这一小众癌种,且客观缓解率不足30%。更严峻的是,其联合PD-1抑制剂的临床试验未能显著提升疗效,加之生产成本高昂,最终市场表现远低于预期。获批上市的几年中,T-VEC年销售额峰值不足1亿美元,远低于安进最初预测的5亿美元以上。2023年销售额进一步下滑至约3000万美元,在黑色素瘤治疗市场中占比不足5%,最终成为安进管线中的边缘化产品。T-VEC的挫败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资本的热情。此后的十年间,溶瘤病毒领域陷入沉寂:明星企业Oncorus因静脉给药的疱疹病毒疗法临床失败导致资金链断裂退市,大药厂的收购热潮逐渐冷却,“机制虽好,产品难成”的质疑声四起。然而,就在人们对溶瘤病毒疗法的前景感到迷茫之际,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突破正在悄然孕育,为溶瘤病毒疗法的“复兴”埋下了希望的种子。修有所成2024年1月,溶瘤病毒疗法领域迎来了戏剧性的转折。CG Oncology携其膀胱癌溶瘤病毒疗法CG0070登陆纳斯达克,首日股价暴涨96%,市值飙升至22.5亿美元。这一事件,不仅为CG Oncology自身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更如同一颗信号弹,点燃了全球对溶瘤病毒疗法的信心——沉寂十年的赛道,迎来了新的复兴。CG0070的成功绝非偶然,其核心在于破解了溶瘤病毒领域长期存在的疗效持久性不足与适应症局限两大痛点。该药针对卡介苗无反应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精准瞄准膀胱癌治疗的关键未满足需求。III期临床试验显示,其单药治疗完全缓解率达75.5%,12个月CR率50.7%,24个月CR率42.3%;24个月时97.3%的患者未进展至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相应患者中91.3%避免了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这组数据刷新了NMIBC治疗纪录,首次证实溶瘤病毒可作为膀胱癌的“基石疗法”。安全性表现同样颠覆传统认知,未发生任何三级及以上相关不良事件,且不良反应中位恢复时长仅一天,患者耐受性极佳。这与早期溶瘤病毒疗法常伴随的发热、免疫风暴等副作用形成鲜明对比。追根溯源,CG0070的成功源于设计理念的革新:其基于5型腺病毒改造,嵌入肿瘤选择性启动子E2F-1和免疫刺激因子GM-CSF基因。这种双重设计使其能精准识别Rb通路缺陷的肿瘤细胞,在肿瘤内部选择性复制并裂解细胞,同时释放的GM-CSF与肿瘤抗原共同激活树突状细胞,形成“裂解-免疫激活-系统杀伤”的正反馈循环。此外,不同于T-VEC的瘤内注射,其膀胱灌注给药方式大幅提升了治疗便利性。与T-VEC局限于黑色素瘤不同,CG0070的野心远不止于单一适应症。在膀胱癌领域,其布局已形成完整矩阵:针对卡介苗无应答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同步推进单药治疗与联合方案——既探索与PD-1抗体联用提升缓解深度,也开发与化疗联用方案覆盖更广泛人群;针对侵袭性更强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一项1b期研究正在评估CG0070联合纳武利尤单抗作为顺铂不耐受患者的新辅助疗法潜力。放眼其他癌症类型,CG0070同样具有广阔的拓展潜力,已规划向结直肠癌、肝癌及乳腺癌等主流癌种进军。这些癌症虽有多种治疗手段,但部分患者仍面临复发、转移或耐药难题,而CG0070独特的作用机制有望提供新思路,突破现有疗法瓶颈。研究显示,其靶向的Rb通路缺陷特性在多种实体瘤中广泛存在,为跨癌种拓展奠定科学基础。若后续验证成功,这款溶瘤病毒疗法或将成为实体瘤治疗的全新支点,为更多癌症患者带来治愈曙光。CG Oncology 的崛起,标志着溶瘤病毒疗法在经历多年挫折后,正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并且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风向东吹当全球溶瘤病毒领域迎来复兴,中国创新药企也在这一领域积极布局,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早在2005年,上海医药子公司三维生物的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就已获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晚期鼻咽癌,这是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溶瘤病毒药物。虽当时技术不及当下成熟,但它为国内溶瘤病毒疗法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近五年,中国企业布局溶瘤病毒疗法日益活跃,通过自主研发与跨境合作同步推进,已成为该领域的重要参与者。截至2025年7月,国内溶瘤病毒相关临床试验数量超100项,居全球首位,覆盖膀胱癌、肝癌、脑胶质瘤等十余种实体瘤。资本支持力度同步增强——过去五年该领域融资超百亿元,推动十余家企业进入临床阶段。具体来看,乐普生物通过引进CG0070大中华区权益切入膀胱癌赛道,该药于2025年1月被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针对卡介苗无应答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映辉医药的YH01注射液强调直接溶瘤能力,采用肿瘤特异性启动子设计,2025年4月公布的II期临床数据显示一名69岁高危膀胱癌患者实现肿瘤完全消退;亦诺微医药自主研发的MVR-T3011整合PD-1抗体与IL-12双重表达,在中美澳三国同步开展临床研究;复星医药通过参投复诺健生物推动其核心产品VG161进入国际多中心II期临床,该药2024年获中美双突破性疗法认定。此外,康弘生物、恒瑞医药、百济神州、恒翼生物、阿诺医药等企业也通过国际合作或自主研发加速布局溶瘤病毒疗法,技术路线覆盖腺病毒、疱疹病毒、痘苗病毒等多载体平台,适应症拓展至膀胱癌、肝癌、脑胶质瘤等实体瘤。同时,中国原创溶瘤病毒技术也不断取得进展。2025年初,广西医科大学赵永祥团队在《Cell》发表研究,其开发的NDV-GT溶瘤病毒通过插入猪源α1,3-半乳糖转移酶基因,使肿瘤细胞表达异种抗原,触发人体“超急性排斥反应”。该设计不仅破解了静脉注射的靶向难题,更通过模拟器官移植排斥机制,为全身性抗肿瘤免疫提供了新路径。图:《Cell》期刊网站截图随着本土企业加速布局,中国溶瘤病毒药物市场正快速扩容。据行业预测,该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630万美元跃升至2033年的32.71亿美元,其中2024至2028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43.9%。在创新疗法需求激增的背景下,这片高速增长的价值高地逐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可创新的道路注定不会一片坦途。今年7月22日,FDA突然冷漠地拒绝了美国Replimune公司溶瘤病毒RP1联合PD-1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上市申请,这无疑给刚刚燃起希望的溶瘤病毒疗法又浇了一盆冷水。不可否认,当前溶瘤病毒疗法仍有诸多缺陷与亟待突破的技术瓶颈:静脉递送效率、实体瘤穿透能力、免疫微环境抑制等科学难题尚未攻克,高昂的生产成本、复杂的给药方案仍是商业化落地的拦路虎。从T-VEC的折戟到赛道升温,资本热情与临床现实的落差始终存在,支付体系对创新疗法的接纳节奏、企业管线的同质化竞争,为其前景蒙上不确定性。但这些挑战掩不住技术突破的光芒。CG0070在膀胱癌领域的突破,证实了“溶瘤+免疫激活”双机制设计的临床价值,中国团队在静脉递送、基因编辑与联合疗法的创新持续拆解技术壁垒,溶瘤病毒正逐步打破“机制虽好,产品难成”的魔咒。
6天前
13

FDA改朝,临床监管变严了?

一纸完整回复函,让Replimune市值一夜蒸发近8成,也让整个溶瘤病毒领域感受到了FDA监管风向转变所带来的刺骨寒意。就在7月22日,Replimune宣布其溶瘤病毒RP1联合PD-1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上市申请收到了FDA的CRL。FDA认为,IGNYTE临床试验未能提供充分的疗效证据,并指出不能完全归因于受试人群的异质性,同时确证性临床的设计也存在问题。消息一出,Replimune股价暴跌77%。公司CEO表示十分意外,因为FDA在试验中期和后期评审中从未提出过这些问题,且双方此前已就确证性试验设计达成共识。就在半年前,FDA还授予该疗法优先审评资格,市场普遍认为,获批只是时间问题,公司也为商业化做好了全面准备,包括商业团队的招聘和培训,并建立了分销渠道。如今,FDA的态度180度转弯,等于把临床设计完全推翻了。按照BMO资本市场分析师的说法,FDA的“背刺”可能源于监管机构的新领导层,特别是生物制品评估和研究中心的Vinay Prasad。早在5月份Vinay Prasad上任之际,这已经引发了市场对FDA监管转向的担忧,他曾长期以“FDA政策批评者”身份活跃于学术界,更是多次质疑FDA的加速审批,认为这已成为药企绕过科学严谨性的后门。Replimune的遭遇证明,市场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这种监管风向的转变,也成为创新药企必须面对的新现实。一、两大质疑Replimune原本是有可能为溶瘤病毒疗法添一把火的,因为RP1在PD-1耐药黑色素瘤中实现了突破。RP1是一款基于工程化单纯疱疹病毒并经融合蛋白和GM-CSF武装的溶瘤病毒免疫疗法,能够表达GALV-GP R-蛋白和GM-CSF,实现肿瘤杀伤潜力最大化、肿瘤细胞死亡的免疫原性,并激活全身性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根据IGNYTE3研究的中期数据,RP1联合O药在晚期黑色素瘤中的ORR为32.9%,CR率达15%;其中既往接受PD-1/CTLA-4治疗的患者ORR为27.7%,PD-1耐药人群ORR达35.9%,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21.6个月。对比美国首个获批的溶瘤病毒疗法T-VEC的临床表现,新一代产品的免疫活性已显著增强,也为PD-1耐药后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可能性。1月底,FDA受理RP1+O药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BLA并授予优先审评资格。此后,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优先审查顺利推进,制造检查和周期后期审查会议均已完成,并预计在7月22日迎来PDUFA日期。无论按照公司还是市场的预期,RP1获批上市只是时间问题,公司也已经为商业化做好了准备。然而,7月22日Replimune却等来了FDA的CRL。FDA认为,IGNYTE试验并非一项充分且良好对照的临床研究,无法提供有效性的实质性证据。此外,FDA还表示,由于患者群体的异质性,该试验结果无法得到充分解释。这意味着,FDA认为这种异质性使得即便观察到疗效,也难以明确归因于RP1本身,而非其他变量干扰。FDA还对Replimune的3期确认性试验设计提出了异议,要求解决与确认性试验研究设计相关的问题,包括各治疗组分的贡献评估。这意味着,FDA要求明确区分RP1与O药在联合疗法中的各自疗效。这两个质疑既否定了现有数据的解释力,又对未来试验提出了更高要求。二、FDA出尔反尔?面对FDA的拒绝,Replimune公司的CEO Sushil Patel十分震惊。原因很简单,RP1此前获得了FDA的突破疗法认证和优先审评资格,并且CRL中提及的问题,在中期和后期审评中均未被FDA提出,验证性试验设计也已与FDA达成一致。Replimune表示,确认性试验IGNYTE-3正在招募患者,预计全球将有超过100个试验点,招募400名患者。这项试验正在评估RP1联合O药与医生选择方案相比,在抗PD-1和抗CTLA-4治疗后进展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或不适合抗CTLA-4治疗的患者中的疗效。其主要终点是总生存期,关键次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缓解率。而此前Sushil Patel在高盛活动上曾提到,FDA给予了许多指导,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确保拥有一个真实世界的患者群体,并在亚组中看到临床意义上的活性,IGNYTE试验广泛的患者入组正是基于此。如今,监管态度的突然转变,让公司措手不及。对此,Replimune计划紧急申请A类会议,希望在30天内与FDA沟通寻求解决方案。但是现实挑战如山:一方面,1/2期试验的患者群体问题已成事实,若需补充试验,可能需要更多时间重新招募同质化人群;另一方面,3期试验设计需重新调整,尤其是明确RP1与O药的疗效分工,这意味着3期试验设计需大幅调整,不仅增加试验复杂度,还可能推翻原有统计假设和样本量计算。这对于一家只有4.8亿美元现金储备的biotech,打击巨大。资本市场已经用脚投票,Replimune股价一日蒸发77%。在BMO资本市场分析师看来,FDA的“背刺”可能源于监管机构领导层更迭,特别是CBER新主任Vinay Prasad的上任。毕竟,RP1的上市申请是在前任主任Peter Marks领导下推进的,而新主任的监管理念明显不同,尤其是对加速审批持批判态度,多次批评指出,加速审批已成为药企绕过科学严谨性的后门。也正因此,有市场人士指出,临床方案是上一届领导班子定的,这一届FDA明显收紧,收到CRL也在情理之中。这种监管风向的突变,让Replimune的数年努力和巨额投入悬于一线。三、改朝换代的启示Replimune并非孤例。就在7月11日,FDA以 “缺乏支持数据” 为由,拒绝了Capricor用于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相关心肌病的细胞疗法Deramiocel。Capricor公司CEOLinda Marbán同样表示惊讶,指出在被拒绝之前 “审查进展顺利,没有出现重大问题”,成功通过许可前检查和完成中期审查。种种迹象表明,在Vinay Prasad领导下的CBER,正在对临床试验的严谨性提出更高要求,尤其针对“加速审批”这类基于早期数据的通道。事实上,早在5月份Vinay Prasad上任之际,这已经引发了市场对FDA监管转向的担忧。毕竟,Vinay Prasad长期以“FDA政策批评者”身份活跃于学术界,曾质疑FDA的加速审批程序,纵容药企用替代终点掩盖疗效不足。而基因疗法、细胞治疗等前沿领域多依赖FDA的加速审批通道,Peter Marks在执掌CBER的十余年间,推动了22种基因疗法上市,还大力推动罕见病药物的加速批准。随着Vinay Prasad上任,市场担心监管收紧,现有管线的研发周期、成本、风险将大幅上升,甚至可能面临撤回风险。因此,Vinay Prasad上任消息传出的当天,在恐慌情绪驱动下,美股生物科技板块上演暴跌一幕,XBI在几个小时内暴跌超过5%,疫苗和基因疗法公司股价集体下挫。目前来看,市场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Replimune的遭遇更是给所有创新药企敲响了警钟,在FDA领导层更迭的背景下,监管标准的连贯性正在断裂,曾经达成共识的临床设计,也可能在新主任上任后面临颠覆性质疑。不只是海外药企,对志在出海的国内药企来说,也要做到临床试验设计更严谨,与监管机构的沟通要更细致深入。同时,面对不可控的监管风险,药企还要储备充足现金、拓展多元市场,用数据和实力来抵御黑天鹅事件的冲击。监管趋严并非坏事,科学严谨性永远是药品安全的基石。然而,FDA手握新药审批生杀大权,如何保持政策连贯性,并在科学与创新间取得平衡,对药企的临床试验推进、市场预期至关重要。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党争游戏,在华盛顿不断上演,如果更是蔓延至FDA这类机构。而药企能做的,是让自己足够强大,无惧任何风向转变。
2025-08-04
5

六旬女科学家,把公司68亿卖给一个“90后”

中国生物制药(以下简称“中生”)以9.5亿美元对价收购礼新医药95.09%股权的消息,在此前没太多征兆。在交易曝出的前两周,《中国企业家》恰巧在约访礼新医药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秦莹,通过多个渠道得到的反馈均为:要保持低调。大健康领域投资机构东方高圣的创始人陈明键在此阶段还见过上海生物医药基金总裁刘大伟,作为礼新医药两轮的投资机构,刘也称没想到中国本土药企开始对Biotech(生物科技公司)发起10亿美元级别的收购。“过去是跨国公司横扫中国Biotech,现在轮到我们中国本土的药企了。”陈明键说。中生董事会主席谢其润在交易说明会中提到:去年C轮领投礼新医药时,与秦莹相识,当时就沟通过收购事项。今年第一季度,市场环境向好,双方又提及此事,发现彼此都有“强烈意愿”,于是就在两个月时间内迅速达成了交易。秦莹也提到,这不是贸然决定,这是经过多方面考察之后的最佳选择。一位长期从事药品权益交易的律师告诉记者,礼新医药已有8个管线进入临床阶段,交易如此快速结束,必须建立在双方有非常深度的了解,以及有高度的信任和共识,甚至可以因此“牺牲”复杂的尽调过程。围绕该交易,不少从业者认为礼新医药“卖贱了”。由于它账上还有现金及银行存款约4.5亿美元,相当于中生此次只出了约5亿美元就收购了绝大部分股份。去年的C轮融资,中生以1.42亿元拿到了4.91%的股权,当时礼新医药的估值已在4.1亿美元左右。在此后,礼新医药还把它最值钱的双抗(双特异性抗体)管线产品的全球权益出售给了跨国药企默沙东,交易总价值最高达32.88亿美元。有大利好支撑,礼新医药的估值并未发生本质变化。因此,中生的投资者质疑礼新医药有被默沙东“退货”的风险。秦莹特意回答了该问题:“礼新与默沙东的合作根据许可协议在正常有序地推进中,现在外界有谣言,没有默沙东那边准许,不方便对外公布太多相关产品进展信息。”从公告内容看,中生对礼新医药的估值逻辑已经把该风险很大程度上“剔除”了。只有礼新医药达成一定条件,占到对价15%左右的第二期付款才会被触发。条件中就包含了授权给默沙东的药物拿到第一笔里程碑付款(未来的特定事件,一般包括重要的临床试验节点、商业化进度等)——在2025年完成技术转让,礼新医药将获得3亿美元。至少从股价上看,中生这一次操作受到追捧,在此后一周的交易日内,股价从6港元上下,突破了7港元,市值上涨超200亿港元。交易说明会上展示的一张图有很强的“引导性”:列出了几家在过往几年产生过大授权交易的创新药公司,包括ADC(抗体偶联药物)赛道的百利天恒、科伦博泰,对应的市值为1290亿元和830亿元,双抗赛道的康方生物、三生制药,对应的市值为1130亿元和670亿元。而礼新医药是“全市场唯一同时被跨国药企认可和验证的‘双抗+ADC’平台”。“多年来,我观察过很多Biotech公司,礼新医药是少数令我‘叹为观止’的企业。”谢其润说到此处颇为激动。年过六旬的秦莹,把公司卖给了1992年出生的谢其润,记者所在的多个行业微信群中,对前者普遍评价为“上岸”了,做了一笔让包括投资人在内所有人都满意的交易。尤其是在其丈夫臧敬五如过山车般的创业历程之后,做出该决定很合理。“不是每个人命都那么好。”有行业投资人在微信群里感慨。臧敬五创办的天境生物在五年前都还是创新药第一阵营的有力争夺者,一度是高瓴资本的第四大重仓股。然后2023年急转直下,天境生物市值从高峰期的70亿美元跌至1亿美元左右,臧敬五也辞去上市公司职务,开启二次创业。在上述投资人看来,该交易有一定的可复制性,因为过去两年的资本寒冬,众多此前多轮次融资的Biotech都在“蜷缩过冬”,创业者的心气普遍发生了变化:原本不愿意与手握现金的仿制药企业坐下来聊,现在反而有意愿促成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要知道,手上有100亿现金的公司,可不止中生一家。”陈明键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如此大规模的本土并购交易,对行业的影响意义深远。”谢其润说,“我们确实希望引领一个新的潮流,中国有更多质量优良的Biotech出来,并且被更多大企业看到,实现1+1>2的模式。”幸运,也“不幸”实际上,礼新医药并不是没有独立发展的可能性,但的确很难。秦莹最直接的竞争对手是另一个药圈女掌门人——康方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夏瑜。礼新医药双抗管线跟康方生物核心产品依沃西是同靶点,而康方生物在过去两年是国内创新药行业最引人注目的公司,市值暴涨数倍。另外一家飞速突破千亿元市值的是百利天恒,在ADC赛道上也跟礼新医药是竞争关系。上半年,它资本动作不断,先是A股定增39亿元,之后又启动了港股上市。新一轮的军备竞赛已升至数十亿元规模,礼新医药幸运的点是处在主战场,而这也是它的“不幸”。还未登陆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有限,虽然拥有约4.5亿美元资金,但跟主要竞对已不在一个量级上。短时间内,国内Biotech靠产品商业化实现收入都不现实。大部分公司还要通过授权交易,以及资本运作来补充现金流,这是《中国企业家》近期采访的投资机构的普遍观点。一些头部投资机构给被投公司的建议就是,一定要做到赛道的头部,国外药企只会关注前两三名选手,管线如果没有创新,就很难达成交易。秦莹若遵循“争上游”逻辑,就势必要面临选择,她不可能在双抗和ADC两个核心战场上齐头并进。有些“尴尬”的是,在双抗产品上,礼新医药已经出售了全球权益,为了拿到各阶段的里程碑付款,仍然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资源。“哪怕能留下大中华区的权益,都是另外一种玩法。”在上述投资人看来,考虑到现金流,秦莹可能的对策是在双抗和ADC之间,取其一。她算是国内医药行业顶级的资源操盘手。陈明键对其推崇备至:“她真厉害,能把科研能力,与跨国公司运作管线的能力,结合得如此完美。”公开资料显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系(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毕业后,她去了比利时继续攻读肿瘤免疫学博士。学业完成后,她曾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物治疗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也在葛兰素史克、赛生医药等跨国公司先后担任上海肿瘤研发部总监、首席医学官、研发副总裁,积累了20多年全球转化医学及免疫疗法临床研究经验。2019年,在中国创新药的爆发之年,她创立了礼新医药。成立仅三个月,国内临床领域头部公司泰格医药就成为其天使轮投资人。此后,礼新医药迅速完成了三轮融资,前期囊括了启明创投、清松资本、上海生物医药基金、泰福资本、盈科资本、博远资本、云锋基金等明星机构。2024年10月,它完成3亿元的C轮融资,领投方正是中生。推动礼新医药融资的,正是一个接一个的对外授权。2022年5月,它向海外公司Turning Point出售了一款ADC管线的部分权益,该笔交易预付款为2500万美元,里程碑总金额超过10亿美元。但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跨国药企百时美施贵宝同年以40亿美元左右的价格收购了Turning Point。但后来,它从百利天恒等公司买入多款ADC管线,2024年,又陆续退回了数款ADC管线,其中就包括礼新医药授权出去的那一款。《中国企业家》就此事询问过多位行业人士,从公布数据来看,礼新医药的产品虽谈不上惊艳,但完全“合格”,退货更大可能是百时美施贵宝的管线策略调整。礼新医药第二次与跨国药企做交易是2023年5月,把另外一款ADC产品授权给了阿斯利康,获得了5500万美元的预付款,里程碑总金额超过5亿美元。不过,阿斯利康此后对该管线的披露信息很少。第三次,就是行业众所周知的大交易——去年,礼新医药把其双抗产品以最高达32.88亿美元的交易总价值,授权于默沙东。2024年,默沙东的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行业号称“抗癌神药”的K药以294.82亿美元销售额,蝉联全球药王。康方生物之所以能市值破千亿元,正是其双抗产品就是要“替代”K药。按道理,默沙东从礼新医药买入同类型产品,是应对未来竞争的防御措施。但默沙东在ADC上显然更激进。也不仅仅是它,众多跨国药企的管线策略都趋向于“抗体+ADC”,研发和制备成本更低的ADC优先级变高,跨国药企借此来快速扩大药品的适应症范围。反而在抗体上的进展,对外披露不多,这也是投资者担心默沙东会退货双抗管线的原因所在。谢其润也提到,礼新医药的市研率偏低。2024年,其研发费用4.2亿元,交易对价对应的市研率为17倍,港股18A市值前20的创新药公司在今年6月的平均市研率约为35倍。秦莹有能力把各个平台、管线都推至不错的竞争位,但资本市场给予的反馈并不算积极。“交棒”被中生收购,意味着秦莹不用再做取舍了,因为中生最缺的就是“想象空间”。2024年,中生全年营收288.7亿元,同比增长10.2%,归母净利润35亿元,同比大涨50.1%,其中创新药收入为120.6亿元,整体营收占比41.8%,同比增长21.9%。它的研发投入已达到50.9亿元,且78%投向了创新药领域。而从仿制药转型创新药的典型企业恒瑞医药,去年营收279.85亿元,净利润63.37亿元,其中创新药收入138.92亿元,占比50%。两家企业单看财务数据,并没有本质性差异。但截至今年5月,恒瑞医药港股市盈率超过50倍,对应市值超过3600亿港元,中生市盈率仅在20倍上下,市值不到800亿港元。公开数据显示,中生研发管线规模位居全球第15位、国内第2位,仅次于恒瑞医药。就在收购礼新医药之前,媒体上关于“重估中生”的讨论就颇多。生于1992年,谢其润是泰国首富家族正大集团第四代,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主修医药和金融。2015年,年仅23岁就从父亲手中接过权杖,担任中生董事会主席。在对外的介绍中,她主要负责战略规划、国际化事业、资本市场运作等模块,且已转入中国籍。她对外呈现更多的是“理想主义”那一面。比如在本次交易说明会上,她笑称与秦莹是朋友、战友,每次见面都能“畅聊梦想”。从近几年中生的商业动作来看,谢其润的转型决心很足。2022年6月,中生制药子公司invoX Pharma宣布收购在美国上市的英国医药企业F-star,该交易一波三折,历时八个月才最终落地。F-star跟礼新医药的特质类似,也跟包括强生、艾伯维、阿斯利康、默沙东等跨国药企有合作。彼时有媒体分析称,中生借此不仅获得了双抗技术平台,也拥有了进入欧美市场的“入场券”。但今年4月,F-star宣布已脱离invoX Pharma,独立运营,并未公布分手原因。业内主要的猜测为中生无法充分“消化”F-star的管线及技术,这或许也是中生加快收购礼新医药的重要推动力。去年10月,中生发布公告称,拟采用“协议转让+部分要约”的方式对A股上市公司浩欧博进行收购,总价格为6.3亿元,将持有55%股权,成为新的实际控制人。浩欧博的主营业务是体外诊断,上述投资人称,与中生的业务协同并不算强,近几年的净利润在5000万元上下,“很有可能是为了‘壳’,把一些创新业务装进来”。在收购消息公布之后,礼新医药和浩欧博也被投资者联系在了一起。在今年6月初举行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中生共有12项临床研究入选了“口头报告”环节,创下了中国药企的新纪录。这其中,主要是围绕其PD-1单抗产品的各种联用方案。能在这个全球顶级的学术会议上获得对外展示机会,是国内药企对外授权交易的绝佳机会。紧接着,在高盛全球医疗健康年会上,中生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开始,对外授权交易将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内部已经梳理了潜在对外授权的管线,并按照优先级开始对外接触,多个产品从年初就收到了合作意向。上半年的一系列操作之后,谢其润把中生重新带回千亿港元市值,股价从年初的2港元区间,到当下突破了7港元。对礼新医药的收购,业内少有“消化不良”的质疑,毕竟双方已有很深的信任基础。目前看来,对谢其润主导的这笔交易,赞赏要远多于批评,更多人认为礼新医药的两大技术平台,能为中生的对外交易提供更多的支撑。只是很多从业者对于秦莹的“结局”,唏嘘不已。曾经风光无限的臧敬五、秦莹夫妇,均未走到“理想之地”。这或许正是国内第一代Biotech创业者的“宿命”,他们让中国创新药站在了世界舞台,但之后是一场持久战,“交棒”不失为一个理性选择。
2025-08-04
8

癌细胞有“自毁密码”,科学家找到启动“钥匙”

癌症之所以难治,很大一个原因是它可以无限增殖。但实际上,很多癌细胞中原本都有一段“自毁密码”,却被癌细胞“狡猾”地跳过了。如果能激活这段密码,治愈癌症前景可期。今天我们来聊聊让癌细胞自毁的“自毁密码”是什么?为什么癌细胞能跳过?怎样才能激活这段密码?如果真能激活这段“自毁密码”,我们离治愈癌症还有多远?最近,《自然·通讯》发布了一项研究:癌细胞竟然能通过篡改基因的“剪辑规则”逃脱生长控制。来自美国杰克逊实验室与康涅狄格大学健康中心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款名为ASO-1570的药物,成功让癌细胞“自废武功”。这种反义寡核苷酸药物如同精准的基因剪辑师,通过重编程RNA剪接过程激活肿瘤细胞的“自毁密码”,迫使肿瘤停止生长。“自毁密码”其实是人体细胞里的一种自我调控机制。简单来说,人体内有一种叫TRA2β的基因,它能制造一种和癌症有关的蛋白,这种蛋白可能会促进癌细胞生长。而毒性外显子就像是这个基因的“自毁密码”。如果细胞检测到TRA2β蛋白太多,毒性外显子就会启动一个“销毁程序”,让这部分基因的指令被分解,减少蛋白的产生,防止细胞疯长,从而降低癌变的风险。“自毁密码”就好像是细胞自己设定了一道安全阀,一旦危险信号过量,就会自动踩刹车,避免失控。照理来说,有“自毁密码”,癌细胞应该活不下来才是。但在实际情况中,癌细胞却钻了一个空子。在生物体中,蛋白质合成的流程首先是以DNA为模板,转录合成前体RNA,前体RNA再通过RNA可变剪接过程变成成熟mRNA,最后是成熟mRNA被翻译成蛋白质。如果把DNA比作生命剧本,RNA可变剪接就是关键的“后期剪辑”过程——细胞通过选择性保留外显子并剪切内含子,将同一个基因的RNA粗产物“剪辑”成不同版本蛋白质的模板。就像导演用相同素材剪辑出剧情片或纪录片,正常情况下,细胞会用RNA剪接机制,将同一段DNA的“杀青版本”最终剪成能产生不同蛋白质的“公映版”。但如果出现“剪辑事故”,某些关键的“安全机制”会被错误地跳过,使得细胞无法“踩刹车”,从而不断增殖,最终形成肿瘤。科学家发现,多种不同类型癌细胞中TRA2β基因的毒性外显子含量下降,且与癌症不良预后高度相关,包括乳腺癌、肺癌、脑肿瘤、卵巢癌、皮肤黑色素瘤、白血病和结直肠癌等多种高度侵袭性肿瘤。癌细胞跳过这段“自毁密码”,就像是私自拆除了基因调控系统的保险丝,让致癌信号永远处于“通电”状态。这时我们会想,怎样才能激活这段“自毁密码”,控制肿瘤发展呢?答案便是我们之前提到的这款新药物——ASO-1570。其实ASO类药物在之前就有了,例如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诺西那生钠,它针对的是生存运动神经元-2基因;还有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依特立生,它靶向抗肌萎缩蛋白基因。不过,和之前ASO类药物不同的是,这次研发的ASO-1570是首款应用于癌症治疗领域的ASO类药物。癌症生长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遗传变异、表观失调、代谢异常和免疫逃逸等,ASO类药物影响的正是肿瘤生长的表观遗传机制。表观遗传指的是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通过给基因“贴标签”、“做笔记”等方式,控制基因的“开关状态”,常见的调控方式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调控等。而ASO-1570本质上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非编码RNA,能够让RNA剪接体容易识别TRA2β基因的毒性外显子,增加毒性外显子在成熟mRNA中的含量,重新激活这段“自毁密码”,让癌细胞走向自我毁灭。与传统抗肿瘤药物相比,ASO-1570具有许多优势,比如能精准调控基因表达、更少的脱靶效应,以及可逆性。一旦停药,ASO的调控作用可以很快恢复,避免永久性基因改变的风险,为个性化精准治疗提供了更大的可能。然而,ASO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其中最关键的是递送效率——如何将ASO有效地递送到肿瘤部位,并穿透肿瘤细胞膜,是目前ASO药物研发的重要难题。另一大难点是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性。ASO类药物是一种RNA分子,RNA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它容易被降解,如何提高ASO的稳定性,延长它在体内的“续航时间”,是未来研究的重点。为了克服这些挑战,科学家将在未来进一步优化ASO-1570的分子设计,同时结合纳米载体及其他递送技术,来提高药物递送效率和在体内的稳定性。除此之外,肿瘤异质性和适应性耐药是目前癌症治疗领域的两大难题,对于ASO类药物,这些问题同样存在。ASO-1570只能靶向TRA2β基因的毒性外显子含量下降的肿瘤细胞,而无法清除所有异常细胞。在接受ASO治疗一定时间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发生适应性耐药,导致药物失效。科学家们未来将探索ASO和其他靶向疗法的联合应用,来增强抗癌效果。ASO-1570的Ⅰ期临床试验将在2026年启动,如果最终全部临床试验成功,ASO-1570将会正式上市,真正造福肿瘤患者。ASO-1570的突破标志着现代癌症治疗进入了“分子外科手术”时代。随着技术的革新,ASO疗法可能会像“生物导弹”一样,能精准打击肿瘤弱点。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将在未来的肿瘤精准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攻克难治性癌症提供新的希望。
2025-08-04
6
天气热吃什么解暑 朱迅是什么民族 荣字五行属什么 什么物流寄大件便宜 什么是心脏早搏
牙齿遇冷热都痛是什么原因 掌门人是什么意思 什么人不洗澡 伤口好转的迹象是什么 嗓子疼吃什么
月经淋漓不尽什么原因 2月8日什么星座 为什么会长痱子 起水痘需要注意什么 甲减不能吃什么
hpv有什么危害 公开遴选公务员是什么意思 鸭子炖汤和什么一起炖最有营养 验孕棒一深一浅是什么意思 腋窝痒是什么原因
气血亏虚吃什么中成药hcv8jop4ns5r.cn 阿胶是什么做的hcv7jop6ns5r.cn 打完狂犬疫苗不能吃什么hcv7jop4ns5r.cn metoo是什么意思hcv8jop8ns8r.cn 脑梗用什么药效果好kuyehao.com
前列腺炎不能吃什么aiwuzhiyu.com 逻辑性是什么意思hcv9jop7ns4r.cn 后壁和前壁有什么区别mmeoe.com 体内湿热吃什么中成药hcv8jop4ns8r.cn 宫腔内稍高回声是什么意思hcv9jop4ns7r.cn
糖尿病的症状是什么hcv9jop2ns2r.cn 肩袖损伤用什么药hcv7jop9ns2r.cn 夜来非是什么意思hcv8jop5ns5r.cn 后半夜咳嗽是什么原因hcv7jop9ns0r.cn 木耳吃多了有什么坏处hcv8jop4ns5r.cn
sei是什么意思hcv9jop0ns2r.cn 脑溢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hcv9jop3ns2r.cn 为什么叫川普hcv7jop6ns7r.cn 肝是什么意思hcv8jop3ns5r.cn 人体缺钙吃什么补最快hcv8jop3ns4r.cn
百度